为什么要用除氟剂除氟?
随着氟化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一方面由于氟化工产品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氟废水,很容易污染水体、土壤和植物;另一方面,由于废水处理中的氟元素绝大部分最终进入污泥中,因此污泥中的氟含量较高,在储存、运输和处置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较为严重和广泛的二次污染,而这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一旦形成,恢复难度极大。
含氟废水处理现状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技术大致分为:
1.化学沉淀法
化学沉淀法是最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沉淀剂,使氟离子转变成难溶于水的沉淀,或者络合而形成共同沉淀,经过固-液分离作用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2.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指向高浓度含氟水中投加具有凝聚能力或者能与氟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如铝盐、铁盐等混凝剂,原理是混凝剂在水中形成大量带正电荷的胶粒,吸附水中带负电的氟离子;此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耗电低等优点,但占地面积较大,药剂量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水体二次污染;
3.电化学法
(1)电凝聚
电凝聚是一种电解方法,铝电极或铁电极作为阳极,在表面直流电场作用下,水解为不同形态的具有凝聚作用的氢氧化物,吸附水中的氟离子和氟络合物,从而去除氟离子电凝聚法产生的氢氧化物活性大,对氟离子的去除能力强。
(2)电渗析
电渗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利用电位差作为推动力,使氟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离子选择性交换膜流向阳极和阴极,从而去除氟离子该法无需投加化学药剂,除氟和除盐同步解决,但由于处理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投资大,管理复杂,能耗大,限制了此法的广泛应用。
4.膜分离法
纳滤膜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由膜孔径为纳米级而得名,纳滤是介于反渗透与超滤之间的一种以压力为驱动力的新型膜分离过程,此方法特别适用于分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可填补超滤和反渗透留下的空白能够截留小分子有机物,使盐透过,所需外加压力远低于反渗透膜的压力,虽然纳滤膜需要外加压力小,对膜的污染小,但初期投资费用较高,另外,仍会产生一定量的浓水,需要后续处理,阻碍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同类文章排行
- 混凝剂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焦化废水处理方法有哪些?
- 氟去除剂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 黑臭水体怎么治理?
- “焦水号” 的处理效果
- 一起来看看除氟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 除氟剂 你选对了吗?
- 为什么要用除氟剂除氟?
- “焦水号”的作用机理
-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